自石屋洞至法相寺同黄勉之

旷志忆逍遥,劳歌厌囚窘。
纵壑媚春鳞,薄霄愧秋隼。
厌彼方内游,夙此尘外轸。
每挹山水辉,都使名利尽。
烟树杳芊绵,云峰互亏隐。
崖屋已静便,祗园复恬引。
金轮相自圆,玉镜光犹蕴。
沈照烛灵根,依方护玄准。
理会得有充,神开畅无朕。
虽牵缨组心,亦免丘壑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石屋洞至法相寺同黄勉之》是晚清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载于1867年(光绪三年)出版的《新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后收入其集。此作品为作者在游览石屋洞至法相寺途中与黄勉之同游时所作。

诗词文本

自石屋洞至法相寺同黄勉之(七言律)
石屋山高云气浮,翠微深处有人家。
水声穿竹流清溜,月色当楼照素华。
远近高低皆入画,东西南北尽成图。
明朝共访真经处,更向禅林问法无。

作者简介

李调元(1836年—1904年),字谦甫、敬夫,号西樵山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