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畏雨不至

乱山上云气,孤客发西岑。
徒瞻北湖寺,其如东路心。
岭猿愁瞑雨,岩鸟下空阴。
回首太行麓,萧萧松橡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北望畏雨不至》是明代著名诗人李梦阳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品简介
  • 作者:李梦阳,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他在文学史上以倡导“复古”运动而闻名。他的诗作多采用颜真卿的风格进行创作,结体方整严谨,体现了其对古代文学传统的尊重。
  • 作品形式:《北望畏雨不至》,这是一篇古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1. 原文赏析
  • 语言特点:诗中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例如,“乱山上云气,孤客发西岑”,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 情感表达:诗中的“岭猿愁瞑雨,岩鸟下空阴”等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观,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和不安。
  1. 写作背景
  • 创作时间:虽然具体的创作时间未详细记载,但根据内容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在明朝时期创作的。
  • 历史背景:李梦阳所处的时代,文坛正处于一种复古思潮的影响之下,他的创作也反映了这一时代的文化风貌和审美倾向。
  1. 文化影响
  • 文学地位:《北望畏雨不至》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是李梦阳个人风格的重要体现,也是明代文学的一个缩影。
  • 后世评价:许多文学评论家认为李梦阳的诗歌继承了唐代诗歌的雄浑风格,同时又不失明初诗文的清雅韵味,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他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李梦阳的《北望畏雨不至》不仅是一首表现力丰富的诗歌,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学传统,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李梦阳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深厚功力和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