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御极开西裔,坐使诸胡作藩蔽。
哈密王封最长雄,锦袍金印华文字。
百年职贡输玉马,所贵在诚非物贵。
有番土鲁夸狡强,雠深怨结镌肝肠。
攻城夺印掳王毋,愤叱敌兵如驱羊。
叩关诉吏急水火,羽书夜报惊朝堂。
先皇赫怒将效力,降敕切责昭刑章。
渐收残兵住甘肃,官为造屋颁衣粮。
部长哈尚秩分阃,薪亦可卧胆可尝。
旁邀八卫合万骑,复仇雪耻还封疆。
孤居城角自侦逻,兵力虽弱志足伤。
番来结盟驻城下,哈尚下城如下马。
当时料敌无柳浑,又见孤身横草野。
十年辛苦一朝失,顿觉雄豪气喑哑。
诸人琐琐安足论,身是中朝拜官者。
令皇驭世九宇清,彼番悔祸来输诚。
归城纳印贡异物,氛翳敛退回光晶。
圣朝有道继绝世,复以故爵称嘉名。
番兵习贪再挑衅,掠取万马归空城。
城危兵衄卫不守,逆顺翻覆相亏盈。
皇威载奋若雷电,敕遣兵卿下前殿。
轻裘缓带随肩舆,不用金鍪拥铜面。
筹策胸中兵甲生,指麾坐上风云变。
不愁跋涉经秦陇,几惯驰驱历周甸。
直省辞家世所难,临岐解螫人皆羡。
甘州城外河周遭,玉门关上冰山高。
营平图略本常事,定远功名非彼曹。
空庭捣穴岂不易,可忍赤子涂脂膏。
闭关却使法亦有,重念王业经营劳。
根盘节错器亦利,古来经济须人豪。
君行万里慎自爱,莫待春风吹战袍。
送张侍郎文渊区处哈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张侍郎文渊区处哈密》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的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张侍郎在处理边境问题中的英勇和智慧的赞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 诗作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送张侍郎文渊区处哈密》的创作时间是在明朝中后期,这个时期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边疆问题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挑战。
- 作者背景:李东阳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歌风格典雅,擅长用词精准,表达深刻。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理念。
- 诗歌主题内容
- 边塞战争:诗中描绘了张侍郎面对边疆战事时的英勇与智谋。如“攻城夺印掳王毋”等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紧张局面。
- 政治智慧:通过“先皇赫怒将效力,降敕切责昭刑章”等句,反映出张侍郎在处理外交关系和军事冲突中的高明策略和责任感。
- 诗歌艺术特色
- 使用典故:诗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典故,例如“文皇御极开西裔”等,这些典故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 形象生动:通过对边疆将领和士兵的描述,如“番来结盟驻城下”,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当时战场的紧张氛围和将士们的勇敢精神。
- 诗歌情感表达
- 爱国情怀: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以及对保卫国家的强烈责任感。
- 人物塑造:通过对张侍郎及其部下的描写,塑造了一群不畏艰险、忠诚于国的英雄形象,这种形象的塑造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感染力。
- 诗歌结构布局
- 严谨的结构:诗的结构紧凑,语言精炼,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形成了清晰的逻辑链条。
- 对比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例如“百年职贡输玉马”与“所贵在诚非物贵”,这样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 诗歌哲理思考
- 历史的教训:通过对过去的回顾,诗中传达了历史的教训和对未来的期望。
- 人性的光辉:诗中不仅展现了战士的英勇,还体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正义,如“仇深怨结镌肝肠”反映了战争中的人性光辉。
在欣赏《送张侍郎文渊区处哈密》这首诗时,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例如,诗人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边疆战士的英勇形象,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复杂困境;诗人又是如何通过历史典故和象征意象来表达他对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深切关注。
《送张侍郎文渊区处哈密》不仅是一首赞美边防将领英勇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意义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明代边疆战争的残酷现实,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