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夜归图

江南三月花满城,城南城北堪游行。
马啼冲晓踏春去,日暮归来空复情。
溪桥系马纡春步,绿遍苍苔旧时路。
醉眼低迷杨柳烟,春衣坐湿蔷薇露。
重门曲槛花阴阴,李径桃蹊深复深。
手持红烛候归路,应见儿童知赏心。
赏心自少今已老,每忆花枝被花恼。
寄语高林宿鸟知,明朝莫更催归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赏花夜归图》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李东阳的作品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著称。下面将对《赏花夜归图》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 原文:“江南三月花满城,城南城北堪游行。马啼冲晓踏春去,日暮归来空复情。溪桥系马纡春步,绿遍苍苔旧时路。醉眼低迷杨柳烟,春衣坐湿蔷薇露。重门曲槛花阴阴,李径桃蹊深复深。手持红烛候归路,应见儿童知赏心。”
  •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江南春日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例如“马蹄”、“杨柳烟”等,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气而又略带哀伤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归途中所见所感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1. 作者介绍
  • 李东阳: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沉思。李东阳的诗歌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1. 作品意义
  • 艺术价值:《赏花夜归图》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诗篇。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研究明代诗歌不可多得的佳作。
  • 文化影响:李东阳的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自然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和艺术欣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赏花夜归图》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展现明代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的画卷。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