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归 其二十八

乱后修山墅,新丰易水南。
邢州烽燧逼,王屋树烟含。
故老存袍泽,乡风是织蚕。
索居何落寞,村市有丛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归·其二十八》是明代申佳允的作品。在这首诗中,申佳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后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申佳允生活在明朝,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 创作风格:申佳允擅长运用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来表达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他的作品多具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深思,同时也不乏艺术上的美感。
  1. 诗歌原文
    乱后修山墅,新丰易水南。
    邢州烽燧逼,王屋树烟含。
    故老存袍泽,乡风是织蚕。
    索居何落寞,村市有丛谭。

  2. 诗歌赏析

  • 乱后修山墅:此句描绘了战后重建家园的情形,展现了人们在灾难后的坚韧与希望。
  • 新丰易水南:易水,古地名,这里借指北方边陲。诗中的“南”字可能指的是南方的易水,也可能是指地理方位上的南面。
  • 邢州烽燧逼:烽火台是古代边防的重要设施,此处形容战火纷飞,形势严峻。
  • 王屋树烟含:王屋山是道教传说中的名山之一,此句意指战后山林间仍有草木葱郁。
  • 故老存袍泽:指战争中幸存的战士们,他们仍能保存着过去的荣耀与勇气。
  • 乡风是织蚕:乡风即乡村风气,织蚕则指纺织,这句可能是说战后农村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手工业,体现了一种勤劳务实的精神。
  • 索居何落寞:这里的“索居”可能意味着诗人自己隐居或流离失所。
  • 村市有丛谭:村市之间有着各种热闹的谈论,反映出战后人们虽生活困苦但依然保持社交活动。

《怀归·其二十八》不仅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美好生活的渴望。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明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邃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