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斋落日晚,援琴写我烦。
弦疏不成调,但有古意存。
一弦三叹息,自谓和者难。
自从别君来,山高水潺湲。
众好谐莫送,置之不复弹。
曲看画中人,颇与吾意关。
题诗寄远道,慰此平生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幽斋落日晚,援琴写我烦。
弦疏不成调,但有古意存。
一弦三叹息,自谓和者难。
自从别君来,山高水潺湲。
众好谐莫送,置之不复弹。
曲看画中人,颇与吾意关。
题诗寄远道,慰此平生欢。
。
《题听琴图寄天锡》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清风明月夜,幽独坐长廊。
一曲离人怨,千秋绝响长。
知音何处觅?流水几回凉?
莫问苍生事,吾心自浩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听琴图景,并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寂寞的情感以及对于知音难寻的感慨。通过描述清风明月之夜和幽独坐长廊的情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高洁之感。
首句“清风明月夜”奠定了全诗宁静、空旷的氛围;次句“幽独坐长廊”,则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独自一人在长廊中听琴的画面。接下来,“一曲离人怨,千秋绝响长。”这两句通过描述一首离别之音穿越千年依然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