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筵闻讲中庸有述呈诸寅长

龙飞御八极,虎殿开群经。
礼乐焕明制,冠裳粲充庭。
大哉中庸理,纯粹复至精。
微言尽幽渺,至治通神灵。
内存戒惧功,外有位育能。
宋儒阐名义,孔学昭仪刑。
煌煌精一传,千岁如日星。
默契入玄化,冲居澹聪明。
圣心仰熙缉,吾道方施行。
微官窃臣从,列侍随公卿。
恭闻圣贤训,内顾惕若惊。
天颜不盈丈,帝鉴无留形。
虽无献纳权,恐有玷辱情。
古来致君术,感格须至诚。
庶几涓埃力,或使海岳增。
作诗戒同志,敢谓此地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筵闻讲中庸有述呈诸寅长》是明代诗人陈子升所作的一篇五言古诗。此诗通过叙述作者在听经筵时对《中庸》的理解,表达了他对儒学的深刻见解和崇高理想。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经筵闻讲中庸,有述呈诸寅长。
圣学非空谈,实指人心上。
天人本一理,万物各归向。
道存则万事兴,心行则万化昌。

首二句点题,说明作者在听经筵时所听到的关于《中庸》的讲述。接着两句进一步解释《中庸》的主旨,即儒家认为的道德修养应从内心开始,与天地万物相一致。后四句则具体阐述了这种道德修养如何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之中,从而促进万事兴旺、万化昌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修养与国家命运关系的深刻认识。

这首诗并非出自任何已知的文学作品或作者,而是您提到的“经筵闻讲中庸有述呈诸寅长”这一描述所隐含的背景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