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女郎墓

昔年曾望女郎山,今年来过女郎墓。
山前零落女郎家,墓上摧残女郎树。
一行姊妹不知春,行人犹自伤春莫。
绣水潺湲亦解愁,花落莺啼烟不流。
夕阳欲作招魂赋,凄风冷雨堕山头。
吁嗟仙迹休沦没,迟我同为汗漫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女郎墓》是明代诗人白南金的作品。《过女郎墓》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和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过往人物的缅怀。下面是对这首诗歌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白南金,明朝广平府永年人,字砺甫,工诗。有《洺词二集》。他的文学创作丰富且具有影响力,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
  1. 诗歌原文
    昔年曾望女郎山,今年来过女郎墓。
    山前零落女郎家,墓上摧残女郎树。
    一行姊妹不知春,行人犹自伤春莫。
    绣水潺湲亦解愁,花落莺啼烟不流。
    夕阳欲作招魂赋,凄风冷雨堕山头。
    吁嗟仙迹休沦没,迟我同为汗漫游。

  2. 诗歌赏析

  • 《过女郎墓》通过对女郎山和女郎墓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思。诗中用“一行姊妹”形容墓地中的树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的和谐共存。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
  • 通过“夕阳欲作招魂赋,凄风冷雨堕山头”等句子,诗人传达了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壮的色彩。
  1. 写作背景
  • 白南金生活在明朝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白南金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是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
  • 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试图在自然美和人文美之间找到平衡,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过女郎墓》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作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对于研究明代文化、社会变迁以及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