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士常 其二

古人重友道,君子慎其微。
难交乃终好,苟合生祸机。
与君夙倾盖,意气两不违。
但觉多畏惮,愧无受益资。
终然出肺腑,久矣不复疑。
我生寡知识,视友如严师。
君今岂易得,弃我忽若遗。
往哲谅可作,来日犹当追。
与君各黾勉,白首以为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士常·其二》是明朝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作者李东阳,天顺二年中进士,历任多个职位,如庶吉士、编修等,最终以礼部右侍郎的身份入直文渊阁,参与机务。
  • 在文学创作方面,李东阳的作品风格典雅,语言流畅,深受后世好评。《送李士常·其二》正是其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
  1. 诗词原文
    古人重友道,君子慎其微。
    难交乃终好,苟合生祸机。
    与君夙倾盖,意气两不违。
    但觉多畏惮,愧无受益资。
    终然出肺腑,久矣不复疑。
    我生寡知识,视友如严师。

  2. 诗词赏析

  • 此诗通过描述与友人之间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真正的朋友应该谨慎地选择对方,因为一旦交浅言深便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 “难交乃终好”反映了李东阳对真挚友情的珍视,他认为只有在真正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友谊才能持续长久。”苟合生祸机”则警示人们要警惕表面的虚假友谊,因为它可能导致更多的问题和困扰。
  • “但觉多畏惮,愧无受益资”揭示了诗人自身的谦逊性格和对友人的尊重。他意识到自己在交友方面可能有所欠缺,因此感到惭愧,希望从友人那里学习。
  • “终然出肺腑,久矣不复疑”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坚定信念,他认为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真诚和理解的基础上的,因此不会因为任何外界因素而改变。
  • “我生寡知识,视友如严师”则进一步体现了李东阳对友情的态度。他认为真正的朋友应该像老师一样教导自己,而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表面的交往。
  1. 诗词注释
  • 这首诗没有明确的注解,但根据内容可以推断,它可能是李东阳在与友人交流时所写,表达了他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1. 诗词背景
  • 关于《送李士常·其二》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具体的史料记载。但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它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或观察有关。

《送李士常·其二》是一首充满智慧与感悟的诗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李东阳如何通过对朋友关系的深入思考来表达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