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沧隐观趣楼

龙峰峰下俯江流,上有元龙百尺楼。
叠嶂远从巴树拥,巨涛平蹙楚天浮。
芳村花柳春风遍,晚岁桑麻暮雨收。
汀鸟下时云片片,渚鳞行处水悠悠。
樵歌出径遥通谷,钓舸回溪却系洲。
或有幽人来问字,更无豪客为停舟。
陶园未涉先成趣,苏酒多藏不待谋。
达士岂知名教乐,大官终有庙廊忧。
百年天地容吾老,千里江山忆此游。
忽省故园迷处所,鉴湖东畔瀼西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黎沧隐观趣楼》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

  1. 诗歌原文
    龙峰峰下俯江流,上有元龙百尺楼。
    叠嶂远从巴树拥,巨涛平蹙楚天浮。
    芳村花柳春风遍,晚岁桑麻暮雨收。
    汀鸟下时云片片,渚鳞行处水悠悠。
    樵歌出径遥通谷,钓舸回溪却系洲。
    或有幽人来问字,更无豪客为停舟。
    陶园未涉先成趣,苏酒多藏不待谋。
    达士岂知名教乐,大官终有庙廊忧。
    百年天地容吾老,千里江山忆此游。
    忽省故园迷处所,鉴湖东畔瀼西头。

  2. 作者介绍

  • 明代诗人李东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成就被后人传颂。他不仅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还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李东阳的生平与作品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诗歌解析
  •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中对自然景观的刻画极为细腻,如“龙峰峰下俯江流”展现了一幅雄伟的景象;“叠嶂远从巴树拥”则勾勒出连绵不断的山峦与树木相互映衬的美景。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敬畏与热爱的态度。
  • 人文情怀的表达:诗中的人文情感丰富而深沉,反映了诗人对故乡、友情以及人生的感慨。如“或有幽人来问字”,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交流的渴望和对学术的尊重;“更有豪客为停舟”,则揭示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相遇与别离的独特理解。
  1. 文化意义
  • 历史背景:《黎沧隐观趣楼》的创作时代背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往往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生活。因此,了解这首诗的历史背景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本身,还能帮助人们把握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 哲学思想:在这首诗中,李东阳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诗中的“达士岂知名教乐”反映了他对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而“大官终有庙廊忧”则揭示了他对于权力和责任的思考。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审美情趣: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都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刻画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李东阳展现了他对美的独到理解和追求。这种审美情趣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作品中,也影响了后世文人的艺术追求和创作风格。

《黎沧隐观趣楼》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李东阳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于人生哲理的探索以及对于文化传承的珍视。通过阅读这首诗,不仅能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才情,也能进一步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