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月图次韵

影娥宫殿月参差,却认梅花是桂枝。
欲采幽芳无处寄,人间天上两相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梅月图次韵》是明代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寒的夜景,通过对比人间与天上的相思之苦,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得到的情感寄托。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李东阳(1367年-1444年),字宾之,号西涯,湖南茶陵人。明代中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官至吏部尚书。他的作品以典雅著称,尤擅长楷书和行书。他的诗歌多表现宫廷生活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作品原文及解析
  • 《梅月图次韵》全文如下:
    影娥宫殿月参差,却认梅花是桂枝。欲采幽芳无处寄,人间天上两相思。
  • 解析:诗中的“影娥宫殿月参差”描绘了夜晚的月亮在宫殿中的景象,而“却认梅花是桂枝”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的喜爱和赞美。接着,“欲采幽芳无处寄”表达了诗人想要采摘这幽静美丽的梅花,但无法实现的愿望。最后两句“人间天上两相思”则深化了这种无法割舍的相思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无奈。

可以看出《梅月图次韵》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达到了高度的成就,同时也在情感表达上展现了李东阳深邃的思想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感受到其艺术魅力,还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李东阳作为文人的情感世界与思想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