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内翰先生

汉苑探春跨渥驹,冰清无处指瑕瑜。
风云笔㡳词何健,霖雨人间望欲苏。
梦破岂知瀛岛别,剑亡空讶客星孤。
荒坟四尺城南畔,海鹤年年下绿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内翰先生是明朝诗人石宝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徐内翰先生》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在历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以下将围绕诗歌本身、作者背景及其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详细展开:

  1. 作品原文
    汉苑探春跨渥驹,冰清无处指瑕瑜。
    风云笔㡳词何健,霖雨人间望欲苏。
    梦破岂知瀛岛别,剑亡空讶客星孤。
    荒坟四尺城南畔,海鹤年年下绿芜。

  2. 作者简介
    石宝,字邦彦,号熊峰,真定府藁城人。他是一位明代的诗人,以诗文著称。石宝与兄石玠同举进士,后历任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等职。他守己鲠狷,持论坚确,进退凛然,其诗作多有讽谕之意,展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忧国忧民之情。

  3. 作品赏析
    《徐内翰先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诗中既有对盛世繁华的颂扬,也有对乱世动荡的哀叹;既有对英雄豪杰的赞颂,也有对奸佞小人的批判。全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想启迪。

  4. 创作背景
    《徐内翰先生》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严重,社会矛盾激化,诗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此诗,旨在表达他对时政的关注和对国家的忧虑。通过对盛世与乱世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人民生活幸福的期望。

《徐内翰先生》不仅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后世无数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