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二首 其一

睡足东窗眼倦醒,城中尘土昼冥冥。
风光隔眼不相见,春在西涯旧草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思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贾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贾至,字幼邻,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风格清新,富有哲理,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歌在当时广受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诗歌原文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3. 诗意解析

  • 景物描写:诗的开头两句“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用色彩鲜明的语言勾勒出一片充满生命力的景象,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美好的春日之中。
  • 情感抒发:“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尽管春风常常被人们认为是带走忧愁的象征,但在这里,春风却未能带走诗人心中的愁绪,反而让这份愁绪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增长。
  • 主题深化:整首诗不仅是对春天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感慨的抒发。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引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易逝的思考,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思想内涵。
  1. 艺术特色
  • 写景技巧:贾至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写气图貌之笔,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形象的描绘,将春天的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技巧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魅力。
  • 情感表达:诗歌中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诗人将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融入其中,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语言特点:贾至的诗歌语言简练明了,既符合古诗的韵律特点,又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既有形式上的美感,又有内容上的深度。
  1. 文化背景
  • 《春思二首·其一》创作于唐德宗时期(780年),当时贾至被贬为岳州司马。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的心情必然是复杂而矛盾的,既有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哀伤。这种情感的变化,也正是诗歌中“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所要表达的主题之一。

通过对《春思二首·其一》的分析可以看出,贾至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春天景色的简单描绘,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和人生的感悟。它通过简单的文字,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思想,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春思二首·其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每一个喜爱诗歌的人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