崒兀山城抱此州,江间怪石拥戈矛。
随波草树愁生隙,骇浪蛟龙却避流。
岂有岧峣能砥柱,祇多冲突向行舟。
凭谁一试君山手,月落江平万里秋。
蕲州江中怪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蕲州江中怪石》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描写蕲州江中怪石的诗作。
在这首诗中,李东阳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蕲州江中怪石的形状与姿态。诗中的“崒兀山城抱此州,江间怪石拥戈矛”形象地表达了蕲州山城环抱之下,江间怪石如戈矛一般矗立的景象。这种对自然景观的精细观察和生动描绘,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神秘的江中奇景之中。
李东阳的诗歌以其韵律和谐、情景交融的特点著称。在《蕲州江中怪石》中,诗的首句“崒兀山城抱此州”,便通过“崒兀”一词传达出一种峻峭险峻的感觉,紧接着“江间怪石拥戈矛”,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怪石的形状和数量。这种写法既突出了怪石的形态,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诗中还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例如,“随波草树愁生隙,骇浪蛟龙却避流。”一句,不仅描述了江水的动态,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思考。而最后两句“岂有岧峣能砥柱,祇多冲突向行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感慨。
《蕲州江中怪石》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更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为当代读者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代文学和历史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