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八景 其一 拱北遥岑

百尺高楼拱帝廷,北山秋望入空冥。
太行西带城烟碧,碣石东连海树青。
吟客放怀朝拄笏,使游翘首夜占星。
监司正属埋轮地,一夜朝天梦几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拱北遥岑》是李东阳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拱北遥岑》:

  1. 《拱北遥岑》的创作背景
  • 诗人介绍: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明朝中叶的重臣及文学家。他不仅是湖广茶陵(今湖南省茶陵县)人,而且还是吴中四才子之一,这反映了他在文学和书法上的杰出成就。
  • 作品内容:《拱北遥岑》是一首描绘天津北城门景色的诗歌,诗中通过对百尺高楼、太行山与碣石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秋天北门城墙的壮丽图景。
  1. 《拱北遥岑》的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在这首诗中,“百尺高楼拱帝庭”通过建筑的高度与宏伟来表达对京城的尊敬;“太行西带城烟碧”则利用太行山脉的青翠,衬托出城市的宁静与和谐。这种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富有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 语言风格:李东阳的诗作以其严谨的结构和优美的语言著称。《拱北遥岑》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字上有其独特之处,而且在音韵搭配上也显示出很高的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典诗歌的美感和韵律美。
  1. 《拱北遥岑》的文化价值与传承意义
  • 文化价值:《拱北遥岑》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它也是天津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诗中的景观和意境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城市历史的怀念,为现代人提供了了解古代城市生活和社会风貌的窗口。
  • 传承意义: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及思想境界的了解,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和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拱北遥岑》作为李东阳的代表作品,不仅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也成为了研究明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还能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