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平江伯陈公漕运还淮安二首 其一

贤劳三世服王家,千里山川路道赊。
周甸土中南北贡,汉河天上往来槎。
晨挥玉麈风生座,夜拂银灯剑有花。
闻说江淮多故老,风流皆作祖侯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平江伯陈公漕运还淮安二首 其一》是明代诗人李东阳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生平
  • 李东阳,明代著名文学家、官员,官至礼部尚书,与王阳明并称“南王”,是明中期的重要文人之一。他的作品广泛传颂,尤以诗作著称,其诗歌风格清新雅丽,深受后世推崇。
  1. 诗词原文
    贤劳三世服王家,千里山川路道赊。周甸土中南北贡,汉河天上往来槎。晨挥玉麈风生座,夜拂银灯剑有花。闻说江淮多故老,风流皆作祖侯夸。

  2. 诗意解析

  • 贤劳三世服王家:指平江伯陈公为国事操劳了三代人。
  • 千里山川路道赊:形容路途遥远且艰险。
  • 周甸土中南北贡:描述了周甸地区(今江苏一带)向朝廷进献土产的情况,以及汉代的运河(汉河)连接了上天下水,象征着交通的便捷与繁荣。
  • 晨挥玉麈风生座,夜拂银灯剑有花: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华丽的夜晚景象,展现了陈公在任期间的风采以及与民休息的和谐画面。
  • 闻说江淮多故老,风流皆作祖侯夸:表达了作者对陈公政绩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陈公在地方上的威望和影响力。

《送平江伯陈公漕运还淮安二首 其一》不仅展现了明代政治文化的一面,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及其在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