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应宁久旱三首 其一

三复来诗百感侵,寂寥云汉有遗音。
终风漫挟扬沙势,毕宿空怀好雨心。
坐待庭苔封蚁蛭,梦惊潭树作龙吟。
原田已恨冬无雪,更入新年恐不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杨应宁久旱三首 其一”是一首由明朝李东阳创作的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诗人介绍
  •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出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1. 诗篇原文
  • 终风漫挟扬沙势,毕宿空怀好雨心。坐待庭苔封蚁蛭,梦惊潭树作龙吟。
  1. 主题思想
  • 此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久旱天气的不满与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好雨时节的期望。诗中的“终风”与“毕宿”分别象征了风的猛烈与天空中星星的变化,反映了久旱带来的自然现象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
  1. 艺术特色
  • 李东阳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如“终风漫挟扬沙势,毕宿空怀好雨心”一句,通过描述自然现象来表达内心的期盼与忧虑。
  1. 文化价值
  •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李东阳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状态的关注和思考。
  1. 历史地位
  • 《次韵杨应宁久旱三首·其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创作标志着李东阳在文学上的成熟。此诗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研究古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李东阳的《次韵杨应宁久旱三首 其一》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这首诗不仅是李东阳个人才华的表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