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虚馈匏瓜仍叠前韵奉谢

野意相看总不赊,园匏虽大亦称瓜。
青丛摘罢烟仍湿,翠笼擎来日半斜。
吟有旧题成左券,酌无清酒愧西家。
郎曹兴味清如此,绝胜春风谏议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若虚馈匏瓜仍叠前韵奉谢》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
若虚馈匏瓜仍叠前韵奉谢
张籍

昔人云,瓠瓜有皮,不食者未必佳。
今人亦云,瓠叶无华,实非可食者乃佳。
此语虽似通,然实不然。
瓠有皮而实佳,瓠无皮而实不佳。
古人以为瓠有皮必佳,今人以为瓠无皮必佳,
皆非也。
今以瓠为佳者,以其大也;以大为佳者,以其能容也;
以能容为佳者,以其腹虚而中空也。
今以实为佳者,以其大也;以大为实者,以其能含也;
以能含为实者,以其腹满而不中空也。
故瓠之佳者,在其腹而不在其皮;其皮之美者,在其坚而不在其厚。
今之论物者,舍其实而取其皮;舍其皮而取其实;
舍其实而取其形;舍其形而取其声。
是以天下美恶不可知,贤愚不知分。
吾尝食瓠矣,大而且虚,中实如壶,
腹饱而气不足,口甘而味不足,
食之而不知肉之所在,饮之而不知水之所在。
吾尝食果矣,甘而不能食,酸不能解,甜不能消,
饥时为之而饱时止,渴时为之而饥时止。
吾尝食羹矣,清而不能消,肥不能饱,
寒不能热,暑不能凉。
然而天下之物莫不尽如此,
吾何怪乎!
吾又尝食酒矣,醉则不能食,醒则不能饮。
酒之善者,所以养老也,
今人以为所以养病也;酒之不善者,所以杀材也,
今人以为所以杀才也。
夫酒,犹瓠也。
瓠之善者,大且虚也;
酒之善者,多且厚也。
瓠之不善者,腹满而不中空也;
酒之不善者,口干而不知止也。
故酒之美者,在中不在旁;其旁之美者,在旁不在中。
今之饮酒者,不择其酒而饮酒,
不问其酒而饮酒,不择其酒而饮酒,
是不知其善者也。
吾闻庖丁解牛矣,未尝见全牛也;
吾闻支离疏治支掜矣,未尝见全支掜也。
彼之善解者,不以斤斧断其内,不以刀锯割其外;
彼之治者,不以钩绳拘其体,不以规矩限其度,
虽欲勿禁也,不可得也。
今之治庖者,方将斤斧割裂其间,钩绳拘牵其外;
虽有仁义德行之人,亦将桎梏缠其手足,
虽欲勿制也,不可得也。
故庖丁之所以解牛也,以捭阖其间;
支离疏之所以治支掜也,以钩绳拘其体。
吾闻庖丁解牛矣,未尝见全牛也;
吾闻支离疏治支掜矣,未尝见全支掜也。
彼善用指者,因其所之而后动;
彼之用指也,因物之势而后制。
夫唯弗用心于用之,而用于不得已,
故能行乎万物之上而不絯。
今夫酒也者,岂独以乱德为不美哉!
且夫酒也者,所以合欢、洽比、尽人心、行道长者也。
故酒大和焉百礼之末始,乐与哀俱而顺其自然焉。
天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阳与阴其化基,水与火其教符,相与劳焉精相罗列而不变,
相捉胡而相乐。
故圣人者,假物也;
保于一而万伪自止。
故心有忧者不得其所安,口有甘者不得其所利;
目有美者不得其所观、耳有声者不得其所听;
故争一毫而失百态;执一物而失君道;
故目不明者不可以为艺,耳不乐师不可以学道;
心忧畏险者无由入道,口嗜滋味者无由别吉凶。
故酒之大和也,同于百物者,圣人弗贵也。
圣人之爱民也,不弃人而物;是以仁益接万物。
圣人之爱人也,无私爱也;是以与众同亲。
酒之于人也,久则熟焉而无迹矣;
人之与酒交,久则熟悉而无迹矣,
是以圣人犹近之而不以累其德。
是以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也。
故子路、仲弓为季氏宰而饿于介葛卢者二焉;
以斯二者告于夫子,然后知戒之在己。
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
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夫酒醪之味也久则熟焉而益好也;
饮食之味也久则熟焉而益甘也;
言谈之味也久则熟焉而益顺也;
书数之味也久则熟焉而益真也。
是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焉;
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凡物之情性也皆有所可蹈而不可使履者;
故小人可以为象君子而不可以象君子;
是故君子形不如象者也;
吾观周道既废矣。
孔子曰:“舜其至圣也与?夫舜何足以称圣?”
夫舜之作为黄帝之道、帝喾之言也,不传于后世,
然则孰者为之乎?曰禹继之。
禹有功于后土,其地殷夏之时盛,禹功之不成也又何加焉?
然而地之中者有舜焉。
夫舜何足以称圣?夫尧其贤乎?夫尧何足以称贤?
夫尧之将兴也,宛丘之下黄龙负舟;
将起也,河济之闲黑龙五湖;
其德未衰而遭暴乱之时;
尧舜相与战于涿鹿之野,尧被袽收而军败焉。
是尧王天下也不足以为贤,是尧之王天下不足恃也。
是则贤不足以为贤,王不足以为王;圣足以为圣而况于神乎!
故曰:“舜其大孝也与?夫舜何足以称大孝?”
夫舜之诛四凶也,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莫不协服;诛桀、纣而天下咸谓义矣。
夫王者之制名号也,不可不察也。
夫舜之名自尧而来,故曰“尧授命”也;
夫舜之重器不可窥,故曰“金匮”也;不可使知之者众也。
夫舜之刑狱不可理者五:
一日流共工于幽都;二日放驩兜于崇山;三日杀三苗于三危;四日殛鲧于羽山;五日肆伐共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