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尧侍讲挽诗

主恩前后许登瀛,君在同官是老成。
千里莺花南国梦,两筵歌酒故人情。
流光过眼成今昔,别路伤心隔死生。
此夜玉堂风露里,不胜清泪欲沾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东阳的《陈宗尧侍讲挽诗》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学作品是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明代诗人李东阳的《陈宗尧侍讲挽诗》,就是一幅展现人性、历史与文化交融的画卷。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更是对那个时代文人精神的一种致敬。

《陈宗尧侍讲挽诗》全文如下:

主恩前后许登瀛,君在同官是老成。 千里莺花南国梦,两筵歌酒故人情。
流光过眼成今昔,别路伤心隔死生。
此夜玉堂风露里,不胜清泪欲沾缨。

这首诗是明初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陈宗尧的深深怀念和无尽哀思。

“主恩前后许登瀛”,这一句充满了对陈宗尧生前受到的恩宠和尊重的赞美。而“君在同官是老成”则进一步强调了陈宗尧作为同僚所展示出的成熟与稳重。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品德的描述,更是一种对时代精神的认可和传承。

接下来的诗句中,“千里莺花南国梦”和“两筵歌酒故人情”则分别描绘了陈宗尧生前的生活场景和人际关系。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友情和美好的回忆。而“流光过眼成今昔,别路伤心隔死生”则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这句诗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也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此夜玉堂风露里,不胜清泪欲沾缨”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里的“玉堂”可能指的是某个高贵的居所或官职场所,而“风露”则象征着清冷和孤独。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不禁思念起陈宗尧,那种无法言说的哀愁和悲伤溢于言表。

这首诗不仅是对陈宗尧一生的缅怀,更是对那个时代文人精神的一种致敬。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精神面貌,也让我们对那些为理想和信仰奋斗终生的人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