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梁台词

柏为梁,梓为柱,累金作台高几许。
未央宫阙太液波,万宝晴摇夜明树。
日月星辰和四时,梁王以下皆陈诗。
龙颜喜溢豹文蔚,虞廷赓歌再见之。
君王千载英睿姿,惜哉不逢皋与夔。
董生闭门长孺出,平津阁中贤者谁。
雄才逸发不自制,始略祁连山外地。
东来海上遇安期,西向宫中封五利。
乃知为君难,为臣亦不易。
君王已悔人未知,白首始兴搜粟尉。
柏为梁,金为瓦,治大国,如大厦,一材岂宜轻用舍。
用舍一失害不轻,疮痏呻吟遍天下。
空令中国至今人,但说葡萄与天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柏梁台词》是明代诗人石宝创作的一首古风诗,以柏木为梁、梓木为柱的宏伟建筑为主题。这首诗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更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以下是对《柏梁台词》的具体介绍:

  1. 诗歌背景:《柏梁台词》创作于明代,具体时间为不详。据史料记载,明代有“三才诗”之称的文人,包括了石宝、李梦阳和何景明等,他们的作品中都体现了深厚的文化积累和艺术造诣。石宝作为明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其作品多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2. 诗歌主题内容:《柏梁台词》通过描绘一座宏伟的建筑——金碧辉煌的宫阙,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和对君主英明睿智的赞美。诗中通过对未央宫阙的描述,展现了帝王宫殿的壮丽与辉煌,同时暗示了国泰民安的理想境界。
  3. 艺术形式:《柏梁台词》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具有严谨的结构和完善的韵律感。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柏为梁,梓为柱”,使用了柏树和梓木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建筑物的基础和主体,同时也寓意国家的基石稳固。
  4. 思想价值:《柏梁台词》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它还蕴含着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通过赞美君主的仁德和智慧,诗人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5. 文化意义:《柏梁台词》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明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工艺美术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明代时期的文化风貌和审美情趣,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看出《柏梁台词》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还是反映明代社会面貌和文化特征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对国家、社会的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