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赏芍药 其三

晓闻花底佩声归,万叶枝头露未稀。
力尽丹青空藻绘,眼看红紫漫芬菲。
裁云直傍瑶池起,避日须将锦障围。
愿向人间分此种,莫教春祇在彤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内阁赏芍药 其三》是明代李东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芍药花的美丽,以及赏花时人们的喜悦与期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晓闻花底佩声归,万叶枝头露未稀。
    力尽丹青空藻绘,眼看红紫漫芬菲。
    裁云直傍瑶池起,避日须将锦障围。
    愿向人间分此种,莫教春祇在彤扉。

  2. 诗意解析

  • 晓闻花底佩声归:清晨,听到花瓣上水滴落下的声音,仿佛是花的低语,让人心醉。
  • 万叶枝头露未稀:露珠还挂在每一片叶子的尖头,晶莹剔透,如同珍珠点缀。
  • 力尽丹青空藻绘:尽管用尽了画家的笔墨,也无法完全描绘出花的真实美丽。
  • 眼看红紫漫芬菲:眼前满眼都是红色的花朵,紫色的花也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 裁云直傍瑶池起:仿佛是天宫瑶池中的仙女,轻盈地降落到凡间。
  • 避日须将锦障围:为了遮挡烈日,必须用华丽的锦缎将她围绕起来。
  • 愿向人间分此种:希望这种美丽的植物能被带到人间,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它的美。
  • 莫教春祇在彤扉:不要让春天只存在于皇宫的大门之前,而是要让更多的人都能享受春天的美好。
  1. 主题思想
  • 此诗主要表现了春天芍药花的美丽和人们的愉悦心情。通过对芍药花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情。
  1. 艺术手法
  • 诗人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
  1. 文化意义:《内阁赏芍药 其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蕴含着对生命、自然和文化的思考。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好,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美好的生活。

《内阁赏芍药 其三》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