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管时敏

相见惊新岁,论交感旧游。
春风扬子宅,明月庾公楼。
白雪词难并,青云志已酬。
别情何所似,不尽楚江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管时敏》是明代丁鹤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赴京的祝福和依依不舍的情感。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丁鹤年的《送管时敏》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诗歌,而且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寓意。通过细致的鉴赏,读者可以进一步理解诗人对于友情、仕途以及个人境遇的独到见解。

从文学角度来看,《送管时敏》展现了丁鹤年精湛的诗歌技艺,其语言运用得当,情感表达真挚而细腻。例如,诗中“楚人独数苏从谏,齐士谁过管仲才”一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与能力的肯定,同时也寄托了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这种巧妙的比喻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在艺术构思上,《送管时敏》采用了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使全诗层次分明、逻辑清晰。首联以“黄鹤楼前画舫开,送车千辆动浮埃”作为开端,描绘了一幅繁华热闹的画面,既展现了送别的场面,也为后文的深情厚谊作了铺垫。中间两联则转入对友人的祝愿和自身感受的抒发,如“报政每随鹓鹭入,览辉重见凤凰来”,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友人成功的喜悦之情。最后两句“君心东注同江汉,一一敷陈对玉台”更是点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时的不舍和祝福,以及对友情长久不衰的美好祝愿。

从思想深度来看,《送管时敏》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中的“报政”、“展辉”等词汇,透露出诗人对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的关注,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担当精神。同时,诗人对友人的深切祝福和对其未来的美好期许,也反映了他对友情和人际关系的重视,以及希望友人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的美好愿望。

从文化背景和时代意义的角度来看,《送管时敏》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元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面临着诸多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丁鹤年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和社会风貌。

《送管时敏》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诗,人们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增添光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