泖上归来百事慵,一春愁病似衰翁。
卧听溪阁三更雨,数到江花几信风。
旧日亲朋多楚越,孤云踪迹尚西东。
舵楼晚饭人如玉,清梦无时落镜中。
寄朴隐南州
介绍
《寄朴隐南州》是明代诗人释守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切怀念。
诗人在诗的第一句“泖上归来百事慵”中展现了其归隐后的闲适生活状态。“泖上归来”指的是诗人回到故乡,远离了都市的喧嚣与纷扰。“百事慵”则传达了诗人对一切俗务都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有些厌倦的情绪。这种情感反映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于心灵自由的向往。在第二句中,“一春愁病似衰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衰老之感。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诗人却感到如同衰败之翁般忧愁不已。这不仅仅是对个人身体状况的描述,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有限的感慨。第三句“卧听溪阁三更雨,数到江花几信风”描绘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所思所感。听着窗外淅沥的雨声,诗人不禁感叹自己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在默默数着江上飘落的花瓣,寄托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留恋。
“旧日亲朋多楚越,孤云踪迹尚西东”两句诗也颇具深意。在这里,诗人回忆过去的亲朋好友,他们大多分布在远方的楚地和越地,各自漂泊不定。而诗人自己如同孤云一般,行踪不定,四处流浪。这既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又透露出他对于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未知未来的迷茫。最后一句“舵楼晚饭人如玉,清梦无时落镜中”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在舵楼中享用晚餐时,诗人发现周围的人都像美玉般温润而美好,这让他感到十分欣慰。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清梦却无法实现,总是在镜中寻找不到真正的自己。这既体现了他的孤寂,也反映出他对于自我价值的困惑和追求。
《寄朴隐南州》不仅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还深刻揭示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意境、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