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宁藏主东归

王谢溪山擅一州,送君重感昔年游。
白云流水荒城晚,黄叶空林古寺秋。
归路先经神禹穴,旧题多在偃王州。
却惭不及秦淮水,去逐东行月夜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宁藏主东归》是元朝诗人大圭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技艺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不仅展现了大圭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与文化的特色。以下是对《送宁藏主东归》的相关介绍:

  1. 作者背景
  • 时代背景:大圭生活在元代,这是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元代初期,由于蒙古人的铁腕政策,许多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但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文化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圭的创作可能受到了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的影响。
  • 个人经历:据资料显示,大圭是泉州晋江人,字恒白,号梦,这表明他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个人经历。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源泉。
  1. 作品原文
    《送宁藏主东归》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王谢溪山擅一州”一句描绘了地方景色,而“白云流水荒城晚”及“黄叶空林古寺秋”则勾勒出一幅秋天的荒凉场景,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感伤,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尊重。

  2. 作品鉴赏

  • 艺术特色:《送宁藏主东归》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上。诗人通过寥寥数笔,便将一个秋日的荒城和古寺描绘得栩栩如生。此外,诗中的用词考究,如“神禹穴”、“偃王州”,不仅增加了诗句的神秘色彩,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人通过对友人离别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深厚的情谊;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这种主题思想的表达,使得《送宁藏主东归》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送别诗,更是一种情感和美学的交融体。

《送宁藏主东归》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元代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体现。它不仅展示了元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为人们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提供了一扇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