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角催晨发,川原蔼暮阴。
小溪清见石,新柳细垂金。
洞迥云依树,山深鸟隔林。
天涯看落月,盈缩饱经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鼓角催晨发,川原蔼暮阴。
小溪清见石,新柳细垂金。
洞迥云依树,山深鸟隔林。
天涯看落月,盈缩饱经心。
《双流次韵》的文学魅力
《双流次韵》,是明朝李际元创作的一首古风诗,它以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诗人描绘的自然之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和谐。
李际元的这首《双流次韵》中,“小溪清见石”一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形象的比喻,传达了小溪边石头的清晰可见,让人不禁想要亲自去触摸那些静默的岁月痕迹。紧接着,“新柳细垂金”则用“金”字来形容柳叶的光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转。
诗中还蕴含着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哲学思考,如“洞迥云依树”,“山深鸟隔林”,这些描绘不仅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的美景,更反映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最后,“天涯看落月,盈缩饱经心”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经历的种种变迁和感悟,以及内心对于时间流逝的深刻体会。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华诗词的魅力所在。每一行文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每一个意象都是深邃思想的体现。李际元的《双流次韵》不仅仅是一首诗的简单记录,它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让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