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佥宪招饮黄鹤楼

胜地惭非作赋才,清尊今向大江开。
当年黄鹤云中去,何处梅花笛里催。
风起潮声喧岛屿,日斜帆影上楼台。
相逢俱是他乡客,衰草涔阳漫复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佥宪招饮黄鹤楼赋谢》是明代诗人郭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当时郭棐刚刚获得进士,并被授为礼部主事。在穆宗即位后,郭棐上书反对传位给七夫人,但最终未果,他因此得到了皇帝的宽恕,并在后来获得了光禄寺正卿的官职。

郭棐的这首《宪副招饮黄鹤楼赋谢》以七言律诗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黄鹤楼的历史和风貌,表达了他对这片胜景的感慨以及与友人相逢时的心情。诗中“历历楚山湘女泪,萋萋芳草汉臣情”等句子,将长江的美景与历史的沧桑感融为一体,让人仿佛置身于黄鹤楼的历史长河之中。

郭棐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他不仅擅长写景,还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他的作品中,既有豪放激昂的壮志,也有深沉内省的情感。《宪副招饮黄鹤楼赋谢》就是这样一首兼具历史韵味与个人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黄鹤楼的美丽景色,更透露出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郭棐的其他作品如《粤大记》、《岭海名胜记》、《四川通志》等,也都展示了他广博的知识面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还反映了明朝时期的社会状况。这些作品对于研究明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宪副招饮黄鹤楼赋谢》作为郭棐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领略到明代诗歌的风采,还能深入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和历史背景,从而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