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宿归舟赋得落日放船好和张子白韵 其十九

落日放船好,归帆卸晚霞。
村童迎竹杖,溪鸟出芦花。
蜡屐时行脚,蒲团长在家。
凭谁辨劳逸,良晤阻天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宿归舟赋得落日放船好和张子白韵 其十九”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表达了作者在黄昏时分乘舟归去的惬意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成鹫,字仁显,号石屋,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成鹫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晚江图景。首句“落日放船好,秋江色色新”,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随着夕阳西下,江面泛起层层金色波光,船上的游客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喜悦。紧接着,“岸花低有影,霜叶净无尘”,进一步描绘了秋天江边的美景:岸边的花影摇曳生姿,映在水中;霜打后的树叶干净无瑕,显得格外清新。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细致描写,还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纯净之美的追求。

这首诗中的“岚气侵衣湿,山容觌面真”,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山水交融的画面。微风吹过,带来了山林间淡淡的雾气,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神秘而迷人。这里的“山容”不仅指实际的山,更是一种心境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敬畏和热爱。

诗的最后一句“入林空有约,吾已厌吾身”透露出诗人在自然美景面前的超脱与释然。他可能已经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完全沉浸在这宁静美好的自然之中。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情抒发,成鹫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美丽世界。

成鹫的《中宿归舟赋得落日放船好和张子白韵 其十九》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一首充满哲理的诗篇。它不仅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