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孟秋时享同陆员外斋宿

槐露滴新秋,斋房夜色幽。
罢琴期月上,卷幔见星流。
池冷菰蒲静,窗寒竹树稠。
清宵容易尽,香茗且淹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太庙孟秋时享同陆员外斋宿》——明代李昌祺的文学创作

李昌祺的《太庙孟秋时享同陆员外斋宿》,是一首描绘秋季时节在太庙斋房中斋宿情景的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一个静谧的夜晚呈现给读者。

诗中的“槐露滴新秋”和“斋房夜色幽”,描绘了一幅秋夜清凉的画面,槐树的露水与秋天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冽的氛围。诗人选择在这个季节进行斋宿,可能意味着他需要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思考的空间。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罢琴期月上,卷幔见星流”展现了斋宿者的闲逸生活。这里,诗人不仅描写了斋房内的景色,还表现了斋宿者的心情变化。从一开始的期待、到欣赏月亮升起时的宁静,再到夜晚结束前的留恋,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剪影。

诗中的“池冷菰蒲静,窗寒竹树稠”则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具体描写,使读者能够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环境中,感受那份宁静和美好。

“清宵容易尽,香茗且淹留”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留恋,以及对这种独处时间的珍惜。它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即使夜已深,但美好的时光总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和留恋。

《太庙孟秋时享同陆员外斋宿》不仅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对自然的独特理解与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中简单美好的追求和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