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大雷山访汪长文先生隐居

绝谷钟灵久,高山仰止初。
烟霞迎毳衲,筱簜掖篮舆。
壑响咆哮转,岩花踯躅舒。
委蛇松谡谡,高下麦与与。
径窄维通鸟,藤长欲挂狙。
仆夫争喘息,跋履正次且。
忽度崔巍尽,徐开缥缈居。
频年怀胜地,此日识高闾。
峻阁经营始,崇墉震荡馀。
升堂闻杖屦,披閤见图书。
砚石残髹匣,泉香溜石渠。
墨翻金鸑鷟,水滴玉蟾蜍。
奇字纷谁扣,芳名籍不如。
像形窥日月,搆体及虫鱼。
只益形骸古,兼容礼法疏。
迎云絇履上,对酒幅巾除。
斸笋披苍藓,芟蒲出翠菹。
吾生欣共代,避地想岩庐。
雾角城筹急,风涛堠火嘘。
南邻如可卜,还拟共挥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入大雷山访汪长文先生隐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大雷山,拜访汪长文先生隐居地的经过,反映了他热爱山水、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全诗如下:

余尝于大历初,自洛阳出发,寻阳转船,至京口。因游庐山,得与道士陆修静相遇,后复往金陵、浙江。又泛舟剡溪。此段经历,有诗为证。

余既登江陵之西山,遂由黄鹤楼东行,直至白螺山,再至石门。此地皆名山胜境,而余所游历者,无非山水之美,而心旷神怡。

余心中始终无法忘怀的是那汪长文先生隐居之地。余曾听说其人,但未曾亲眼见过。此次,余有幸亲自前往,终于找到了他的隐居之处。余于是登上大雷山,寻找汪长文先生的隐居之地。

余在山上徘徊良久,却未找到汪长文先生的踪迹。余心中不禁有些失望,但又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毕竟,汪长文先生隐居之地,必定远离尘世喧嚣,远离世俗纷扰。

正当余失望之际,忽然听到一阵清脆悦耳的声音:“客官何来?”余转头一看,只见一位女子站在树荫下,手持扇子,微笑着迎接余。

这位女子正是汪长文先生的女儿。余上前施礼道:“在下乃唐朝诗人孟浩然,前来拜访汪先生。”女子点头回应。

随后,女子带领余来到一处清幽雅致的小屋前。这里便是汪长文先生隐居之地。余走进小屋,看到室内布置简朴而典雅,墙上挂着一幅水墨画。

此时,汪长文先生已从屋内出来,满面笑容地迎接余。余向他问候了几句,便与他一同品茶论道。两人谈笑风生,仿佛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在谈话中,汪长文先生告诉余许多关于山水之美、人生哲理等方面的知识。余听后受益匪浅,对汪长文先生的智慧和才华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让余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山水之美、人生哲理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更加热爱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