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 其六 六首

一自别欢来,无心种花药。
但种黄蘖生,苦心得相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子夜歌 其六》是唐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 原文一自别欢来,无心种花药。但种黄蘖生,苦心得相托。
  • 翻译自从离别之后,我无心再去种植花卉。而是选择在黄蘖上播种,因为那里有我深深的牵挂与思念。
  1. 诗人介绍
  • 李孙宸(1576—1634),字伯襄,号石田、南湖居士,广东广州府香山县(今广东中山市)小榄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学者,尤以词赋见长,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1. 诗作鉴赏
  • 情感表达: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别离后的情感转变和内心的牵挂。诗人没有像以往那样沉溺于情爱之中,而是在黄蘖上播种,寄托了他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 意象运用:诗中的“黄蘖”象征着相思之情,而“苦心”则体现了对这份感情的执着与坚持。这种用植物来象征情感的方式,既直观又富有诗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感染力。
  • 艺术特色:李孙宸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将其转化为深刻的艺术表达。《子夜歌其六》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现了他的诗歌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子夜歌 其六》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的诗歌,也是李孙宸文学成就的重要标志。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进一步领略唐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