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邓伯乔招同诸子集梁明府西园

西郊带长薄,一径草亭欹。
野旷秋声早,林空落照迟。
悠然清兴发,共惬白云期。
莫厌归途晚,红尘骑马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秋邓伯乔招同诸子集梁明府西园》是明代李孙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西郊带长薄,一径草亭欹。野旷秋声早,林空落照迟。悠然清兴发,共惬白云期。莫厌归途晚,红尘骑马随。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背景:李孙宸(1592年-1670年),字鹤鸣,号月溪、石田等,明代著名文学家、学者。《初秋邓伯乔招同诸子集梁明府西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在诗歌方面的深厚造诣。

  2. 诗歌原文
    西郊带长薄,一径草亭欹。
    野旷秋声早,林空落照迟。
    悠然清兴发,共惬白云期。
    莫厌归途晚,红尘骑马随。

  3. 诗歌解读

  • “西郊带长薄,一径草亭欹”:描绘了一幅秋天西郊的景色,长薄指的是广阔的草地,一径则表示一条小路,草亭倾斜,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 “野旷秋声早,林空落照迟”:野地空旷,秋季的声音早早地传来;树林空无一人,夕阳落下得慢悠悠。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萧瑟。
  • “悠然清兴发,共惬白云期”:诗人在这片寂静中感受到了一种清新的兴致,和朋友们一起期待着白云的到来。这里的“共惬”表达了与朋友们共同的喜悦心情。
  • “莫厌归途晚,红尘骑马随”:虽然归途可能会有些晚,但不要嫌弃,因为红尘世界里,有朋友相伴,也是一种幸福。这句诗传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初秋邓伯乔招同诸子集梁明府西园》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审美情趣和精湛的写作技巧,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友情及人生哲学的独特理解。这首诗不仅是明朝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