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次韵

蟾窟当空满,鳌山动地来。
六街香雾合,万井户扃开。
烟火藏机弄,灯词作谜猜。
红妆人结伴,杳杳下楼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夕次韵》是一首明代诗人朱诚泳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元夕节庆氛围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欢庆。下面将简要介绍作品:

  1. 作者背景
  • 朱诚泳,号宾竹道人,明宗室成员,曾袭封秦王。
  • 朱诚泳有深厚的文学造诣,工诗善文,著有《经进小鸣集》,并建有正学书院和小学。
  1. 诗歌原文
  • 蟾窟当空满,鳌山动地来。
  • 六街香雾合,万井户扃开。
  • 烟火藏机弄,灯词作谜猜。
  • 红妆人结伴,杳杳下楼台。
  1. 主题内容
  • 此诗主要表现了元夕节庆时城市的繁华景象,如灯火通明、人群熙攘等,并通过这些元素反映出人们对节日的热情与喜悦。
  • 诗中也透露出对过去历史的缅怀,通过描写元夕的热闹场面,引发读者对古代盛世的回忆。
  1. 艺术特色
  • 朱诚泳的诗歌注重情感的表达,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能够很好地抓住读者的心。
  • 在结构上,此诗采用了严谨的押韵形式,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文化影响
  • 朱诚泳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其作品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尤其是其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都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范例。

朱诚泳的《元夕次韵》不仅展现了明代元夕的热闹景象,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古老节日的深切情感以及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怀念。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也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