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非熊馆问病同杨亦琳

周南岂留滞,文园聊卧疾。
闲馆肃沈沈,残架卷书帙。
窗隙逗流光,晶荧见朝日。
宵眠乡梦馀,晨起梳头毕。
芝捡秘丹方,石铛养苓术。
羁居寡尘萦,寝坐兴非一。
渊明既止酒,维摩亦持律。
北户来轻飔,负暄对扪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过非熊馆问病同杨亦琳》是明代诗人李之世创作的。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闲适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场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李之世(约公元1580年前后在世),字文叔,号南野子,明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官场的独到理解与感悟。李之世的作品以抒情为主,尤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及其中的人文情怀,其作品深受后世赞誉。
  2. 诗歌原文:《过非熊馆问病同杨亦琳》全文为:周南岂留滞,文园聊卧疾。閒馆肃沈沈,残架卷书帙。窗隙逗流光,晶荧见朝日。宵眠乡梦馀,晨起梳头毕。芝捡秘丹方,石铛养苓朮。羁居寡尘萦,寝坐兴非一。渊明既止酒,维摩亦持律。北户来轻飔,负暄对扪虱。
  3. 诗歌赏析:该诗语言平实却富有深意,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文人在静谧的书房中度过悠然自得的时光。首句“周南岂留滞,文园聊卧疾”,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官场但内心渴望退隐,选择在书房里静养以寻找内心的平静。接下来的诗句如“窗隙逗流光,晶荧见朝日”则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感受自然的变化与生机。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过非熊馆问病同杨亦琳》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李之世对于生活、自然和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的展现。读者在品读这首诗的同时,不仅能欣赏到古典文学的魅力,还能体会到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