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州舟行至洵阳杂咏

穷源自嶓冢,流作汉江清。
食货通湘艑,方言杂楚声。
林芳寒未改,沙净晚偏明。
便拟淮南卧,前汀多芷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繇金州舟行至洵阳》是朱应登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人背景:朱应登,明代杰出诗人之一,字升之,号凌溪,宝应(今属江苏扬州)人。他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同为“十才子”,并被称为“宏治七子”之一。朱应登在诗歌创作上受到盛唐的影响,其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作品多表现出高远的志向和深邃的情感。

  2. 诗歌原文:穷源自嶓冢,流作汉江清。食货通湘艑,方言杂楚声。林芳寒未改,沙净晚偏明。便拟淮南卧,前汀多芷蘅。

  3. 诗意解析:诗中描绘了从金州出发,乘舟行进至洵阳地区的所见所感。首句“穷源自嶓冢”表达了起始地点的地理特征,第二句“流作汉江清”则展现了汉江的清澈流动。第三句通过“食货通湘艑”和“方言杂楚声”反映了当地丰富的物资交流和多元的文化特色。末句“便拟淮南卧”则流露出诗人想要像古人那样在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宁静。此外,“前汀多芷蘅”描绘了河边景色,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画面感。

读者可以窥见明代诗人朱应登的艺术风格和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捕捉。这首诗不仅是朱应登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明代文学和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