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醉日碧筠轩赋

桃李皆艳竹独清,红紫皆醉竹独醒。
此君洵自有奇节,胡然此日烦罍瓶。
罍瓶罄矣竹不改,岂其惝恍迷真宰。
移方易向惘不知,当年高节今安在。
吾闻种竹无期雨即移,全凭人事与天时。
若使沈酣终不改,青青安得向南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竹醉日碧筠轩赋》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李确的作品,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明末清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文化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李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1. 作品原文
  • “桃李皆艳竹独清,红紫皆醉竹独醒。”这句话描绘了桃李与竹子的对比,突出了竹子的独特魅力。
  • “此君洵自有奇节,胡然此日烦罍瓶。”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竹子品格的赞赏和对其独特性格的肯定。
  • “移方易向惘不知,当年高节今安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竹子过去崇高节操的怀念。
  • “吾闻种竹无期雨即移,全凭人”则反映了竹子生长环境的不易以及人们对它的喜爱和依赖。
  1. 诗歌鉴赏
  • 《竹醉日碧筠轩赋》通过对竹子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诗句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桃李皆艳竹独清”中的“艳”和“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竹醉日碧筠轩赋》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