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浮空向空泊,坐对江楼咏孤鹤。
杲日晶晶目仍远,澄波淼淼心先廓。
大别曾闻神禹凿,洞庭彭蠡相联络。
夤缘七泽入溟海,控引群山俯飞阁。
飞阁西来千万峰,钧天九奏敞龙宫。
虚传云树书能达,实少桃源路可通。
灵洲处处闻芳杜,商舶时时乘便风。
风波岁月坐超忽,回首朱颜成老翁。
我生蹇劣惭时彦,踪迹天涯已强半。
春草幽忧泣楚累,秋风归思怀张翰。
支离岁月如转蓬,廿载斯楼巳三见。
感嘅长歌崔老篇,登临省识回仙面。
兹来景物尤绝奇,江水江花净如练。
报诗中丞兴不浅,更拟乘槎上霄汉。
和西涯阁老寄题黄鹤楼韵兼呈□凤山中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西涯阁老寄题黄鹤楼韵兼呈□凤山中丞”是一首诗的标题,出自明朝诗人朱应祥的《和西涯阁老寄题黄鹤楼韵兼呈□凤山中丞》。这首诗以黄鹤楼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析:
- 诗歌原文:
楼船浮空向空泊,坐对江楼咏孤鹤。
杲日晶晶目仍远,澄波淼淼心先廓。
大别曾闻神禹凿,洞庭彭蠡相联络。
夤缘七泽入溟海,控引群山俯飞阁。
- 楼船浮空向空泊:描述了楼船在空旷水域上漂浮的景象。
- 坐对江楼咏孤鹤:表达了诗人面对江楼时,独自吟咏孤鹤的景象。
- 杲日晶晶目仍远:形容太阳明亮而遥远,突显出一种开阔的视野。
- 澄波淼淼心先廓:清澈的波浪让人的心灵感到宽广。
- 大别曾闻神禹凿:提到了大别山(位于安徽省)曾听说是神禹所凿。
- 洞庭彭蠡相联络:描述了洞庭湖和彭蠡湖相连的情景。
- 夤缘七泽入溟海:指七个湖泊汇聚入海,暗示着广阔的自然景观。
- 控引群山俯飞阁:控制并引领群山俯视飞翔的高阁。
主题探讨:
这首诗通过描绘楼船、孤鹤、江河、湖泊等自然元素,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孤鹤的意象象征着自由和独立,而楼船则代表了世俗的束缚。诗中的自然景观不仅美丽壮观,还充满了深刻的寓意。艺术手法: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楼船浮空向空泊”用来形容楼船在水面上的漂浮状态;“坐对江楼咏孤鹤”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孤独的人比作孤鹤。此外,诗中的视觉描写也很丰富,如“杲日晶晶目仍远”和“澄波淼淼心先廓”,都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景物的特点,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之中。文化意义: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考。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这种思想在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反映了他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历史背景:
朱应祥生活在明朝时期,这是一个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抒发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和西涯阁老寄题黄鹤楼韵兼呈□凤山中丞》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艺术表现力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还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这首诗值得深入品味,因为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与哲思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