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赠伯念

茂陵多病日,诗句转清新。
丽藻看时辈,穷愁近古人。
莼丝吴苑暮,兰草楚江春。
珍重凌云赋,君王问侍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赠伯念》是明代诗人朱长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精湛的文学技巧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朱长春(1511-?),字大复,浙江乌程人,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之一。
  • 朱长春曾于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并历任常熟阳信等知县和刑部主事等职。他的一生颇为丰富,不仅仕途顺遂,还著有《朱大复诗集》,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
  1. 诗作内容:《再赠伯念·茂陵多病日》是朱长春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 首联“茂陵多病日,诗句转清新”:描绘了诗人自身多病的境况与心情的转变。
  • 颔联“丽藻看时辈,穷愁近古人”: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自身的无奈和忧愁。
  • 颈联“莼丝吴苑暮,兰草楚江春”:通过对比吴地的暮色和楚江的春意,展现了诗人对不同地域文化的感悟。
  1. 艺术风格
  • 清新脱俗:诗作语言优美,意象生动,充满了文人墨客对大自然和人情世故的独特感悟。
  • 含蓄深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1. 影响评价
  • 文学价值:作为明朝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再赠伯念》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和深邃的情感内涵,被后世学者所推崇。
  • 历史地位:朱长春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他的诗作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也对后来的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再赠伯念》不仅是朱长春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明朝诗歌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刻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