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青县河二首 其二

浮云东北驰,遥见晨风征。
我行日以迈,忧思日以横。
游子往于役,妻妾寄空城。
虽无燕婉恋,骨肉有至情。
谁云不顾私,班马有离声。
飞雪蔽修岗,北风惨正深。
停车立望远,泪落如雾淫。
自古别离人,不见行路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青县河二首·其二》是一首由明代诗人朱长春创作的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朱长春,字长公,号澹庵、无垢道人等。他生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卒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朱长春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擅长古文和诗词创作。
  • 诗歌风格:朱长春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心境。他的作品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浮云东北驰,遥见晨风征。我行日以迈,忧思日以横。游子往于役,妻妾寄空城。虽无燕婉恋,骨肉有至情。谁云不顾私,班马有离声。飞雪蔽修岗,北风惨正深。停车立望远,泪落如雾淫。自古别离人,不见行路心。
  • 翻译:在东北方向的天空中,飘浮的云朵如同骏马奔驰般迅速移动,远远地就能看到晨曦中的征鸟。我每天的行程都在前进,而我的忧虑也随之增长。游子的离去是为了服役,家中的妻子和孩子都留在家中,他们只能寄居在空荡荡的城里。虽然我们之间没有像燕子一样的依恋,但我们之间的亲情却深厚无比。谁能说我们不关心家庭,就像那些离开队伍的马匹一样,它们也有着离别的声音。飞雪覆盖了山岗,北风呼啸着吹过,让人感到深深的寒冷。我在路边停下车来,望着远方的道路,泪水如同雾气般流淌。自古以来,离别的人看不到行走在外的亲人的心情。
  1.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从“浮云东北驰”到“我行日以迈”,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艰辛感受。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离别和思念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比游子的忙碌和家的空虚,以及妻子孩子因丈夫出征而寄居空城的无奈,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在诗歌中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使诗歌更具个性和真实性。
  1. 作品影响与评价
  • 历史评价:在历史上,《渡青县河二首·其二》被认为是朱长春作品中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评价。
  • 现代评价:现代学者普遍认为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明代中后期社会的现实问题,也展示了诗人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理解。它被视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朱长春的《渡青县河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描绘古代社会生活和人们情感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和价值,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