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雷敏秀才

梦魂化蝶寄流楂,飞绕江蘋漠漠花。
长笛一声惊忽醒,蛟龙窟畔有人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雷敏秀才》是明代李承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李承芳,字茂卿,是明代湖北嘉鱼人。他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以创作七言绝句著称。其诗歌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而且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 作品风格:李承芳的诗歌多采用传统的七言绝句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作者的情感与思考。
  1. 原文内容
  • 诗句解读:首句“梦魂化蝶寄流楂”描绘了一幅梦境中的景象,梦者化为蝴蝶,飘飞于花丛之中。这句诗通过梦幻般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意象。次句“飞绕江苹漠漠花”,进一步扩展了前句的意境,描述了蝴蝶在江边飞舞时所见的美景。第三句“长笛一声惊忽醒”,突然响起的长笛声使得梦中的人物惊醒。最后一句“蛟龙窟畔有人家”,则将读者的视角从梦境带回现实,指出那幽静的蛟龙窟畔竟隐藏着人类居住的痕迹。
  • 整体意境:《和雷敏秀才》通过简洁的文字,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场景。诗人巧妙地运用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手法,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追求内在宁静的理想状态。
  1. 赏析评价
  • 艺术特色:该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赢得了赞誉。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能直抵人心,让人在欣赏之余,产生无尽的遐想。
  • 历史地位:在明代诗词史上,《和雷敏秀才》被视为佳作之一。其流传甚广,对后世的文人墨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研究明代诗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社会影响
  • 传播范围:这首诗不仅在明代广泛流传,还被收录于一些古典文学选本中,成为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资源。它的影响力跨越时空,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学习。
  • 文化价值:作为明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和雷敏秀才》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艺术成就,还可以深入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

《和雷敏秀才》不仅是明代李承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通过对其深入的分析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对于热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