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次息阴韵

盈盈端叶倚云开,挟得高寒入地来。
冰咽桃花浮断涧,风弹柳絮被妆台。
潇湘雁去恩尤薄,巴蜀波生信不回。
郢上更谁歌此曲,典君为客独高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雪次息阴韵》是明代诗人李承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李承芳,字承芳,明代松江华亭人,擅长绘画,师从黄公望。陈继儒曾赞誉其诗与画“大痴、画外”,表明其在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 创作特点:《春雪次息阴韵》展现了他的诗歌才能,尤其是对自然景象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体现了其艺术造诣。
  1. 作品原文及注释
  • 原文展示:原诗为:“盈盈端叶倚云开,挟得高寒入地来。冰咽桃花浮断涧,风弹柳絮被妆台。潇湘雁去恩尤薄,巴蜀波生信不回。郢上更谁歌此曲,典君为客独高哉。”
  • 注释说明:注释中提供了诗句的解释和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意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1. 文学价值赏析
  • 艺术特色:该诗以其精致的意象、生动的比喻以及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学修养。
  • 情感表达:通过对春天雪景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使诗歌充满了哲理和哲思。
  1. 历史影响评价
  • 历代评论:历代文人对这首诗有诸多评论,认为其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能够反映出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审美趣味。
  • 传承意义:《春雪次息阴韵》不仅在明代流传甚广,而且在后世也被视为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文献,对于了解明代文学具有重要价值。

《春雪次息阴韵》不仅是明代诗歌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领略到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