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杨彤宣

万里投人急,游魂道路长。
河才过玉斧,山忽见铜梁。
节钺开新府,绨袍检旧装。
悬知今夜梦,君会到钱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杨彤宣》是明代诗人朱一是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1. 作者简介
  • 朱一是,字近修,号欠庵,明末清初浙江海宁人。他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尽管本未学画,但能随意为之,亦有可观。他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展现。
  1. 诗句原文
    万里投人急,游魂道路长。河才过玉斧,山忽见铜梁。节钺开新府,绨袍检旧装。悬知今夜梦,君会到钱塘。

  2. 诗意解析

  • 万里投人急,游魂道路长:描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焦虑和迷茫。”万里投人”比喻诗人身处逆境或四处漂泊的状态;”游魂道路长”则表达了他在漫长的旅途中不断前行,却始终感到孤独和疲惫。
  • 节钺开新府,绨袍检旧装:这里的”节钺”象征着权威和新的权力中心,而”绨袍”则代表了旧时情谊和温暖的记忆。诗句通过对比新旧两种情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 悬知今夜梦,君会到钱塘:诗人在梦中预见了与某人重逢的可能,而”钱塘”则是杭州的古称,这里可能寓意着某种特殊的缘分或归宿。

《怀杨彤宣》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情感的诗作,也是一部反映时代背景、社会风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