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杂咏 其二

频年多旅食,三径已全荒。
草蔓蹲鸱地,藤穿牡蛎墙。
忘情任牛马,屈指计行藏。
穷巷谁相问,高歌学楚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村居杂咏·其二》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歌。下面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作者陈贞慧为清江苏宜兴人,字半雪,庠生,好饮酒赋诗,一时名士多与之游。张履,又名渊甫,是另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包括《亦山草堂诗》和《亦山草堂诗馀》。而岑徵,则是明代南海人,字金纪,号霍山,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其诗歌以描绘乡村生活著称。
  2. 诗歌原文:这首诗的原文如下:“频年多旅食,三径已全荒。草蔓蹲鸱地,藤穿牡蛎墙。忘情任牛马,屈指计行藏。穷巷谁相问,高歌学楚狂。”通过这些文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乡村生活的深刻体验以及内心情感的宣泄。
  3. 诗歌赏析:《村居杂咏·其二》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诗中“草蔓蹲鸱地”与“藤穿牡蛎墙”,不仅形容了乡村的自然环境,还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尊重。此外,“忘情任牛马”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态。《村居杂咏·其二》以其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成为研究古代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本。

《村居杂咏·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田园风光的诗歌,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领悟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并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