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多异岭

一峰边地角,四望杳冥冥。
涨海将山色,空蒙一气青。
玉尘输橘叟,石髓问仙灵。
长啸无人和,山猿吟翠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多异岭》是明代诗人岑徵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情感吸引了无数读者。岑徵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然物外的向往,同时反映了明代中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岑徵(一六二七—一六九三),字元声,号玉山,又号橘园居士,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何景明、徐祯卿齐名,被后人称为“三大家”。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其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
  • 创作时期:此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内容来看,应属于其晚年作品,此时他的心境可能较为宁静,更能体会到自然的韵致。
  1. 诗歌原文
  • 《游多异岭》全诗如下:
    一峰边地角,四望杳冥冥。
    涨海将山色,空濛一气青。
    玉尘输橘叟,石髓问仙灵。
    长啸无人和,山猿吟翠屏。
  1. 主题思想
  • 自然之美的赞美:《游多异岭》通过对山峦、大海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 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长啸无人和”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玉尘”和“石髓”分别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超凡的才能,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 音律和谐:五言律诗的严格格律要求诗人在押韵和平仄上要格外讲究,此诗的平仄押韵均符合古典诗歌的规范,读来朗朗上口,音律悠扬。

《游多异岭》不仅是明代文人诗歌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古代山水诗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心态。对于喜爱古代诗歌的读者来说,这部作品无疑是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美学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