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寓唐子承秘书西园

杖策步西园,被褐坐东轩。
孤觞面菊圃,惟闻野鸟喧。
昨朝秋雨足,菜甲生何繁。
园丁荷锄去,荒草没篱根。
南山当面立,晨暮洗心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寓唐子承秘书西园》是明代诗人宋登春创作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西园中漫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愉悦心情。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宋登春,字子同,号东篱,明末清初文学家、诗人。他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宋登春以诗文知名,尤长于七言律诗和五言古诗,其作品多抒发对时政的关注以及对个人生活体验的感悟。

  2. 诗歌原文
    杖策步西园,被褐坐东轩。
    孤觞面菊圃,惟闻野鸟喧。
    昨朝秋雨足,菜甲生何繁。

  3. 诗意解析

  • 杖策步西园:杖策,即用拐杖。这里形容诗人拄着木杖悠然自得地漫步在西园之中。西园,可能指的是某个园林或者文人雅集的地方。这里的“步”字,既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行走态度,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 被褐坐东轩:被褐,意指穿着简陋的布衣。这里描述诗人坐在东边的小屋或书房内。“轩”,通常是指有窗子的房屋或房间。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 孤觞面菊圃:孤觞,即独自举起酒杯。这里指诗人独自品尝着菊花的美酒,欣赏着秋天的景色。“圃”,古代园林中的菜地。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的独立思考和情感表达。
  • 惟闻野鸟喧:这句话描写了诗人耳边听到的鸟儿欢快的鸣叫声。野鸟的喧哗声增添了诗中的生气与活力,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活泼。
  • 昨朝秋雨足:昨日清晨,秋雨充沛,滋润了大地。这一句通过描述秋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展现了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致入微。
  • 菜甲生何繁:菜甲,泛指植物的叶子或果实,这里特指秋天成熟的蔬菜。这句话反映了季节更迭带来的丰收景象,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秋日寓唐子承秘书西园》是宋登春对生活的一种独特体验和心灵寄托的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够体会到宋登春的诗歌魅力,还能从中感受到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思的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