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寄龙山兄弟

山人多幽姿,栖息宜云壑。
生平沮溺流,矢与求羊约。
索居赖琴书,战胜甘藜藿。
心迹两无疑,百年任苦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寄龙山兄弟》是明代诗人宋登春创作的一首诗篇,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宋登春,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生于明真定府新河人。他年少时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后因家破而离家远游。在石首受辱后,他选择披发为头陀,具体去向不详。
  2. 诗歌原文
    山人多幽姿,栖息宜云壑。
    生平沮溺流,矢与求羊约。
    索居赖琴书,战胜甘藜藿。
    心迹两无疑,百年任苦乐。
  3. 诗意解析:宋登春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坦然。诗中的”山人多幽姿,栖息宜云壑”描绘了朋友们隐居的生活,他们选择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宁静。”生平沮溺流,矢与求羊约”则反映了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的坚持和承诺,即使面临困难也不放弃追求理想。”索居赖琴书,战胜甘藜藿”展示了他们通过艺术和自然来寻求心灵上的慰藉。最后,”心迹两无疑,百年任苦乐”传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无论生活如何变幻,都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4. 作品背景:宋登春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这种情感的表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5. 艺术特色:该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6. 历史影响:此诗在明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它不仅体现了宋登春的个人风格,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与表达。
  7. 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宋登春的这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仍然具有启示意义。他的诗作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也是现代人在面对困境时的精神支柱。

宋登春的《山中寄龙山兄弟》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通过其深刻的情感和哲学思考,给读者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和启发。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朋友的思念,更是对生命意义的一次深刻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