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晚投山寺,僧稀地颇荒。
雨苔侵坏壁,霜叶积回廊。
归鸟认庭树,昏钟出讲堂。
从来爱幽僻,一宿借禅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日晚投山寺,僧稀地颇荒。
雨苔侵坏壁,霜叶积回廊。
归鸟认庭树,昏钟出讲堂。
从来爱幽僻,一宿借禅床。
《宿磻溪寺》是明代诗人江源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日落后,作者投宿于一座荒废山寺的情景,通过对寺庙的幽静以及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
日晚投山寺,僧稀地颇荒。雨苔侵坏壁,霜叶积回廊。归鸟认庭树,昏钟出讲堂。从来爱幽僻,一宿借禅床。
作者简介
江源(1465年—1523年),字一原,号桂轩居士,江西上饶人。他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官员和文学家。江源在仕途上颇有建树,曾任四川兵备副使等职,治理地方时以清廉著称,得到百姓的爱戴。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追求,通过诗歌传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赏析
《宿磻溪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明朝中晚期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