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史芳年四十强,豸冠高耸立朝堂。
皂囊满贮三春泽,白简仍飞六月霜。
乘骢不数汉桓典,埋轮复见今张纲。
奉天殿前天子命,手提绣斧巡朔方。
朔方万物久憔悴,闾阎赤子多痍疮。
自从君来按节后,三边山岳皆辉光。
况闻九达走狐兔,又闻四野无豺狼。
屈者伸兮冤者白,惟刑之恤心虞唐。
穷檐暗室回白日,阴崖寒谷生春阳。
看君今日已如此,何况他日登岩廊。
春阳定作商霖雨,足慰天下苍生望。
冀北春阳歌为杨绣衣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冀北春阳歌为杨绣衣赋》是明代江源的一首古诗,其作者以其丰富的文学才华和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把握而闻名。 这首诗不仅是江源个人艺术成就的标志,也是明代诗坛的一个亮点。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人简介:江源(1465-1529),明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子宽,号月泉老人,江西丰城人。他的诗作风格多样,语言精炼,善于运用典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明代诗坛上,江源的地位不可小觑,被后人誉为“江左三大家”之一。
作品原文:
柱史芳年四十强,豸冠高耸立朝堂。
皂囊满贮三春泽,白简仍飞六月霜。
乘骢不数汉桓典,埋轮复见今张纲。作品鉴赏:《冀北春阳歌为杨绣衣赋》是江源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涉及政治、历史等多个层面。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江源深刻的历史观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其中,“柱史芳年四十强,豸冠高耸立朝堂”,描绘了作者本人及其时代背景。“皂囊满贮三春泽,白简仍飞六月霜”,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和历史的沧桑感。最后两句“乘骢不数汉桓典,埋轮复见今张纲”,更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时代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冀北春阳歌为杨绣衣赋》不仅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它不仅是江源个人文学创作的高峰之作,也是明代诗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