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夕坐归思浩然

阅尽人间是与非,乡心恋恋北山薇。
坐怜黄菊霜前老,笑指闲云雨后归。
已学庄生齐得丧,懒从詹尹卜从违。
归欤袖却屠龙手,重向江头访钓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轩夕坐归思浩然》是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着独特的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独到理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生平介绍
  • 何乔新的基本信息:何乔新,字廷秀,号椒丘,出生于明初的江西广昌,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政治家。他曾在多个朝廷部门任职,包括南京礼部主事、刑部郎中等,并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了坚定的政治立场。
  • 文学成就及影响:何乔新的诗歌创作涉猎广泛,尤其擅长使用典故和引用古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他的诗作风格典雅,语言优美,被后世誉为“博学多闻”。其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重视,而且在后来也被不断研究与传颂,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
  1. 诗歌原文赏析
  • 原文内容:《小轩夕坐归思浩然》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家乡和大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之情。诗句如“阅尽人间是与非,乡心恋恋北山薇”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怀旧情绪和对家乡的眷恋。
  • 诗意解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从对人世间种种是非的超然态度,到对故乡北山野菊的深情怀念,再到对自然界闲云野鹤的欣赏,无不体现出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诗中的这种哲理思考,不仅令人感怀,更引发读者对生活和自然深层次的思考。
  1. 诗歌艺术特色
  • 修辞手法运用:何乔新在这首诗中大量使用了比喻、象征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例如,“已学庄生齐得丧,懒从詹尹卜从违”,其中“庄生”指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这里的使用既表现了诗人的道家思想,也增强了诗句的哲理深度。
  • 意象选取: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观(如黄菊、闲云、钓矶),也有人文情怀(如归思)。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静谧而深远的艺术世界,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反思。
  1. 历史背景与写作动机
  • 写作背景:何乔新在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跨度可能较长,具体年代不详。根据诗中的情感流露和用典特点,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或退隐之后所作,那时他更多地沉浸在对过往经历和自然之美的沉思之中。
  • 创作意图:从诗的内容来看,何乔新可能希望通过这首诗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感慨。这种抒情色彩浓郁的作品,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可能是他留给后世的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遗产。

《小轩夕坐归思浩然》不仅以其精湛的文学艺术价值著称于世,更因其深邃的哲理内涵和丰富的文化意蕴而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与探讨,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也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