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渎祠诗 其二

碧殿玲珑切绛霄,飞甍时见瑞烟飘。
疏封旧沐长源宠,济旱今看霈泽饶。
奠璧灵官宵秉简,函香天使晓乘轺。
时丰民乐边无警,好展神功翊圣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淮渎祠诗·其二》是明代著名诗人何乔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功底,而且体现了他对自然现象与历史典故的巧妙融合和运用。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详细分析:

  1. 诗人简介
  • 何乔新是明代江西广昌人,字廷秀,号椒丘,是何文渊之子。他在景泰五年中进士,后担任过南京礼部主事、刑部郎中等职,因其刚正不阿的性格而受到时人的敬重。
  1. 诗歌原文
  • 碧殿玲珑切绛霄:描述的是淮渎祠建筑之精巧华丽,仿佛直插云霄。
  • 飞甍时见瑞烟飘:指祠堂上空常有祥瑞之气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 疏封旧沐长源宠:暗示着古代祭祀活动中的封禅仪式,表达了对历史传统的尊重。
  • 济旱今看霈泽饶:反映了淮渎祠在农业干旱时期所起的重要作用,即“济旱”之意。
  • 奠璧灵官宵秉简:形容祭祀时神灵降临,手持笏板的形象,展现了古代祭祀的神圣氛围。
  • 函香天使晓乘轺:描绘了天使携带着香料来此,传达天帝旨意的场景。
  1. 诗歌赏析
  • 何乔新的《淮渎祠诗·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建筑、神灵和祭祀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追忆。
  • 此诗中巧妙地使用了典故和象征,如“济旱”暗含对农业社会的重要性,“飞甍”和“瑞烟飘”则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 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想象,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哲学思考,使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遗迹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探索。

通过对《淮渎祠诗·其二》的分析,可以看到何乔新如何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创作出既有深刻思想又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一次回顾,也是对现代读者的一种启迪,提醒人们在面对自然和社会时保持敬畏之心,同时也启示人们要珍惜并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