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沈清溪夜坐二首 其二

移席留长坐,更深雨渐繁。
竹寒庭鹤警,灯静壁蛩喧。
舟楫淹归计,琴书代晤言。
知君多雅兴,常过蒋生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沈清溪夜坐二首 其二》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何景明的作品。何景明,字仲默,号白坡、大复山人,是明朝时期的文学家和学者,他的文学成就在当时受到广泛的认可。下面将详细介绍《同沈清溪夜坐二首 其二》:

  1. 作品原文: 移席留长坐,更深雨渐繁。竹寒庭鹤警,灯静壁蛩喧。舟楫淹归计,琴书代晤言。知君多雅兴,常过蒋生园。

  2. 译文与赏析

  • 译文:我与沈清溪一同坐着,深夜中细雨渐渐增多。竹叶在寒风中抖动,庭中的鹤被惊吓了。灯光下壁间蟋蟀的叫声此起彼伏。我们因船而推迟了归期,琴声和书页代替了我们的交谈。知道你有很多高雅的兴趣,常常来到蒋生的花园中。
  • 赏析:何景明在此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景象,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温馨场景。“移席留长坐”表现了诗人对这种宁静时刻的珍惜;“更深雨渐繁”则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稍带忧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此外,诗中的“竹寒庭鹤警”“灯静壁蛩喧”“舟楫淹归计”“琴书代晤言”等意象都极具画面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夜晚之中,感受着诗中所传递出的那份深情和雅致。
  1.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结合何景明的生活经历及当时社会环境推测。何景明生活在明朝中后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代。他作为一位文人,可能经历了许多生活的波折和情感上的起伏。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友情的歌颂,抒发了自己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

何景明的《同沈清溪夜坐二首 其二》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文化价值和审美趣味。

相关推荐